“带血”书信见证狂野梵高 - 新闻 - 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详细内容

“带血”书信见证狂野梵高

时间:2010-1-21  频道:新闻  关键词:梵高   来源:《东方早报》  

    透露梵高的秘密

  梵高1880年放弃基督教传教士工作,以饱满热情开始学习绘画。他曾表示,希望挖掘所有艺术家通过各自方式传达人类共识的过程,“一个人在书中倾诉,另一个人在画中描绘。”


 

  纽约摩根图书馆收藏了梵高写给埃米尔·伯纳德女士的22封书信,其中部分书信有望出借皇家学院,参加2010年的展览。馆长珍妮弗·唐科维奇说,书信体现出梵高内心挥之不去的抑郁情绪。


 

  专家们还通过研究梵高年轻时的信件有所发现。一封是他24岁时在阿姆斯特丹学习神学时,写给一位朋友的吊唁信。梵高研究专家卢伊藤说:“从中我们能感受梵高当时所想,他知道如何安慰一个悲痛的父亲,并痴迷于各种宗教。”


 

  一些信件还揭示梵高深受所读作品的影响,包括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和法国小说家埃米尔·左拉。信件不仅揭示梵高深刻的内心活动,还透露其不为人知的性格侧面。他是个有不安全感和强迫倾向的完美主义者,内心充满自我怀疑。


 

  梵高写信给特奥和伯纳德,详尽讨论作品中的缺憾,俨然一个最刻薄的评论家。他曾在一封信中粗略提及正在绘制的一幅吊桥画,之后却愤怒地用刀将其损毁。


 

  人们普遍认为,梵高是一名浪漫的艺术家,在情感冲动下成就经典。卢伊藤表示,书信却揭示出相反事实,“他绘画谨遵步骤,花费很长时间润色精炼,并为每幅画写一段结语。很多人认为,他在画布上随意挥舞,但如果你看到书信的手稿,就会发现他在不断修改。”卢伊藤说。


 

  在1890年7月10日给特奥的最后一封信中,梵高讲述自己最近创作的三幅画作,还写道他已精神崩溃,预示死亡即将来临。但在随后的信中,梵高的语气又变得充满希望,“杂乱无章的天空下有大片麦田,我没有必要表达悲伤与孤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www.ddshmj.cn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东高新区丹桂大街尚东国际 邮编:643000
电话:+86-0813-2302625 13881415741 邮箱:self999@qq.com QQ:550774257
23:35:04 蜀ICP备2024070039号 技术支持:聚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