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迁徙中生存的艺术群落 - 评论 - 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评论 -> 详细内容

在迁徙中生存的艺术群落

时间:2010-1-24  频道:评论  关键词:艺术群落   来源:《画廊》  

    艺术家们喜欢扎堆,聚集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以其活动区域为标志的艺术群落。北京的艺术群落现象更为突出,而艺术群落的命运也大体相同。从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住进了圆明园,也就开始了迁徙的历史。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们曾被粗暴地驱逐,2005年,当同类事件在索家村艺术家工作室重演时,我们似乎看不到历史的一点进步。对艺术家的不尊重,就是对文明和艺术的践踏。所谓的“违章建筑”北京还有很多,为什么非要拆艺术家工作室呢?因为艺术家太另类和前卫?在我们当下如此“开放”的社会里,这个理由肯定是无稽之谈。也许因为我们国家的某种传统,艺术家们“扎堆”的爱好才是引起恐惧和恐慌的根本原因吧。其实大可不必,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有几个小偷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全都喜欢偷盗。

 

  北京798的生存策划在2004年取得了成果,798艺术区不但免遭了一场被拆迁的劫难,而且荣升为使北京成为世界知名城市的最主要的原因。但之后围绕在798周围的其他艺术群落也许就不那么幸运了。近期,被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就是崔各庄乡范围内的艺术区的拆迁,艺术家们的处境岌岌可危。涉及到的艺术群落有将府、东营、索家村、费家村、黑桥、蟹岛等艺术区,而据说何各庄可能也难逃劫难,在一号地艺术区计划要建设的中国当代美术馆可能只将是一个理想的效果图了。那么朝阳区的艺术区除798之外也许就只能剩下草场地、环铁和酒厂这么三处,其他的艺术区可能会慢慢消失。很多艺术家刚刚倾其所有装修的工作室,美轮美奂的像一件艺术品,却可能还住不到一年。面临拆迁的艺术家们将何去何从?这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朝阳区是北京艺术家群落聚集得最多的地区,为什么北京大部分艺术家群落都集中在朝阳区呢?这让笔者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艺术区的形成也是一样,世上本没有艺术区,艺术家聚集得多了也就成了艺术区。艺术区自发的形成,是因为找到了它生长的条件和土壤。中央美院落户望京,798艺术区的国际化平台都促使着这里必然成为发展艺术区的最佳风水宝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艺术区同样也要长对地方。观音堂文化大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论我们怎样说它是“国内首个集中的以原创绘画为主的大型艺术品经营交易平台,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具规模和规范的艺术区”、 “中国第一条画廊街”等等,但是它的萧条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合乎“道”,再怎么投入更多的人为因素,也只能是拔苗助长!

 

  社会越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就越重要,文化是提升国民素质,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的主要源动力。地位、知名度提高了,最终也必将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有“名”才会有“利”。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坛上越发活跃,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且也有当代艺术家如蔡国强等参与到国家的大型项目的设计和策划中来,为建设国家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无疑是政府对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发展成果和价值的肯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一支,文化创意产业是很明显的朝阳产业,发展好了,很低的成本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越文明,就会越重视精神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大。所以,这些自由发展起来的艺术区,它不但没有花费政府的资金来投资管理,实际上还是为国家为社会造福,它所带动的将是一个长远的利益,如果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将其拆除的话,千多名艺术家将流离失所,还可能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本文所介绍的北京朝阳区的三个艺术区酒厂、环铁、草场地,是经过多方面的考察预计相对稳定不会被拆迁的几个艺术区。但这几个地方也并非完美无缺的居所,很多艺术家们迫于无奈选择了这里,却也要忍受其他的苛刻条件和尴尬的境况。能想象得到艺术家们除了创作还要跟物业管理部门、开发商们、地方势力等斗智斗勇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吗?如果把这些时间都用在创作上,他们会为社会创造多少精神财富呢?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将来支柱产业的重要一支,我们不但要关注艺术家的作品,更要关注艺术家们的生存状态,这棵具有如此潜力的幼苗,我们不但不应该扼杀它,还应该呵护它,给它创造更多的阳光、雨露,让它茁壮的成长,它势必会用自己的繁华和茂盛来数倍的回馈社会。

 

  北京酒厂艺术园

 

  北京酒厂艺术园区曾经常被媒体拿来与798相比较,但是正如该园区的创建者朱超英董事长所说的,其实二者没有太多可比性。798是雄浑大气,而酒厂艺术园区则是娇小灵秀。

 

  确实如此,占地约70余亩的酒厂艺术园区安静的坐落在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内,秋季,长满金黄色果实的柿子树为园区增添了别样的光彩。由于其紧邻中央美术学院,处在望京自由艺术家、艺术机构集散中心,再加上其老厂房的宽敞空间,使它具有着成为艺术园区的独特优势。

 

  园区是由北京英诚科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分三期开发而成的,经过4年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可用于艺术家、艺术机构使用的各种空间近3万平米。截至2009年9月,园区入驻的机构有60多家,艺术家曾先后入住有近100人次,驻园机构大概比例为:国内外知名画廊、美术院校和其它艺术公司占1/3;新引进的中文设计公司占1/3。酒厂国际艺术园是2005年3月对朝阳酿酒厂进行重新规划后建立起来的。如果说798是最初由于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入驻自然形成的艺术区的话,那么酒厂艺术园则是北京最早由公司进行系统规划开发的艺术园区。

 

  一个已经倒闭多年的酒厂是因什么契机决定变身为一个艺术园区的呢?这似乎跟798一样,也跟中央美术学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经是九立方画廊艺术总监的王立新先生告诉笔者,因他跟中央美院的老师来往比较密切,当初得知索家村拆迁,美院也有很多老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室,而正巧他的老乡朱超英盘下酒厂这块地似乎准备将它变成为一个美食村,但有着多年旧房项目改造经验的王立新先生发现,这里更适合做艺术家工作室。于是邀请美院的老师们来此考察,当时来此处的邹跃进和秦璞老师一致惊喜地确定这里天生的具备着一个艺术区的条件。于是,2005年5月正式动工,开始了艺术园区的三期改造规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www.ddshmj.cn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东高新区丹桂大街尚东国际 邮编:643000
电话:+86-0813-2302625 13881415741 邮箱:self999@qq.com QQ:550774257
01:02:22 蜀ICP备2024070039号 技术支持:聚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