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 评论 - 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评论 -> 详细内容

上海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时间:2025-7-26  频道:评论  关键词:不详  来源: 

“艺脉相承”展的学术关注点是一代宗师吴昌硕的艺术风范、创新引领及其成功的传承实践。苍茫驰骤、方折遒朴、雄拔险峻、气势弥盛是吴昌硕的艺术特征。吴昌硕在与古为徒、以史为鉴的同时,濯古来新,创新引领,如他在题画诗中所述:“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他也说过:“每当出己意,模仿堕尘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吴昌硕以创新精神用色,把西洋红用于作品中,以深红古厚之色画红梅、牡丹、石榴。吴昌硕“以金石治印方面的质朴古厚的意趣,引用到绘画用色方面来,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艳,能用大红大绿复杂而有变化,是大写意花卉最善用色的能手。”吴茀之说得很深刻:“吴昌硕、齐白石,均以大笔浓重洋红画花,这在他们以前是没有的,可说是创新。其妙处在于红而不露火气,艳而不俗,其原因在于用处协调、能相制约。吴昌硕善用复色,在复色中起制约、协调作用的也是红与黑,加上利用宣纸的白色。但是他的红色与黑色都是在复色的作用下起着变化的,在变化中得到统一,所以使人感到既丰富又静穆。”用色的大胆创新,使吴昌硕的作品独具一格、面目一新,既登上了新的用色高度,又在“喜闻乐见”的意义上走近了大众审美。

  纵观吴昌硕的艺术人生,是守望艺术正宗、传承文化正脉的虔诚而艰辛、生动的践行。为了坚毅不拔地实践自己习艺的梦想,吴昌硕先生29岁婚后就离家出门寻师访友,到杭州拜大儒家俞曲园为师,在诂经精舍,学习辞章和文字训诂之学。他爱吟诗,同时也涉及丹青,与任伯年结成莫逆,对他在后来画艺上的猛进,有所因依。吴昌硕“创作白描兰花图”是“艺脉相承”的感人故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54岁的吴昌硕与友人聚饮于僧寮。院中“幽兰生石间”,“新叶萋以绿”,兰花见韵,清香飘逸。僧人展示了元人管仲姬(1262—1319)的《双钩兰花图卷》,吴昌硕触景生情,即兴白描,传承艺韵,各显其趣。沈瑾题跋:“仲姬写兰如写竹,冷落僧寮亦可怜。缶翁好古一临得,翰墨缘深五百年。风流不让吴兴赵,泪滴蟾蜍古墨香。……”此实为“艺脉相承”的难得一例。吴昌硕传承的是正宗与正脉,其后绵延传承的亦求“正大气象”,他的著名弟子有赵子云、陈师曾、王一亭、潘天寿、诸乐三、钱瘦铁、沙孟海、王个簃等。正大气象持久传承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www.ddshmj.cn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东高新区丹桂大街尚东国际 邮编:643000
电话:+86-0813-2302625 13881415741 邮箱:self999@qq.com QQ:550774257
18:54:20 蜀ICP备2024070039号 技术支持:聚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