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作品屡创天价 民间罕有版权难定(图) - 新闻 - 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详细内容

红色题材作品屡创天价 民间罕有版权难定(图)

时间:2009-9-7  频道:新闻  关键词:红色题材  来源:深圳商报 

    题材越“红”价格越高

     1995年10月,创作于1967年的《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605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红色题材”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在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中,陈衍宁的“红色题材”作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的价格成交,又一次刷新了中国油画在国内拍卖的最高纪录;2009年,上海泓盛春拍,尚扬为1977年建军50周年创作的《解放区的天》以280万元的价格成交。5月中旬的北京翰海,靳之林表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作品《南泥湾》以1344万元成交。6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开槌。第47号拍品、文革美术代表作——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795.2万元成交。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红色题材”一直在拍卖会创下新高,今年建国60周年更推高了“红色题材”的收藏热潮,可以预见在秋拍上也将是一大热门。中国嘉德油画部高级业务经理孟禄新说,“‘红色题材’作品今年上拍的情况不错,许多收藏家也趁这个机会把藏品拿出来拍卖,中国嘉德今年秋季拍卖藏品征集中,会侧重这个题材,预计会在秋拍中举办一个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专场。”

    “红色题材”收藏的高潮期是从前几年开始的,这一类题材艺术品价格一路上涨,引起了业内和收藏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探究。广州嘉德艺术总监王野夫认为,“红色题材”艺术品,特别是“红色题材”的油画、宣传画、连环画绘制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时社会状态的一种记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且数量少,颇具升值空间。

    民间罕有版权难定

    “红色题材”作品作为一个时期的缩影,见证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王野夫认为,历史原因让这类作品通常都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大机构里,极少会藏在私人手里,因此也很少会出现在拍卖场上,“一旦出现,价格肯定不菲。那个年代创作一幅‘红色题材’的美术作品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幅作品往往汇集了许多艺术家的心血,除了特定的表现技法外,当时的绘制颜料比较差,画布也比较粗糙,以至于这批东西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不多,不但稀缺而且这些作品往往都存在着版权问题。”

    “文革”期间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都是署名集体创作,每一幅红色作品往往都是经多人之手创作,或是一人创作多人修改,存在着版权所属问题,刘春华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就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而这幅著名的“红色题材”就曾引起一段版权纠纷:1967年《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首度展出。1968年《人民画报》用彩色夹页首次发表了该画,《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也以彩色单页形式公开发表。1969年该画被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1980年刘春华持北京画院出具的该画系他个人创作的证明,经博物馆当时领导同意后将该画取走。1995年10月,该画由中国嘉德公开拍卖,建行广州市分行以605万元拍得该作品。1998年3月,中国革命博物馆起诉刘春华,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被非法处置、占有的《毛主席去安源》,2002年4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刘春华是该画唯一作者,享有著作权。但因该画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刘春华无权向博物馆索要,亦不应将该画作为个人所有财产委托拍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当代书画名家网_国画家_油画家_书法家_艺术家 www.ddshmj.cn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东高新区丹桂大街尚东国际 邮编:643000
电话:+86-0813-2302625 13881415741 邮箱:self999@qq.com QQ:550774257
01:23:24 蜀ICP备2024070039号 技术支持:聚人网络